慈禧太后

时间: 2007-03-08 15:58    来源:         点击:
慈禧太后[1835年11月29日(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)-1908年11月15日(光绪帝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),又称“西太后”、“那拉太后”、“老佛爷”,死后清朝上谥号为“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”,总共25字,为有清一代皇后身后哀荣之最。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。

慈禧是满洲镶黄旗人,其家庭属叶赫部(今四平附近)。父惠征,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。玉牒(皇族家谱)呼记载是“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”,有姓无名。乳名那拉氏,故称叶赫那拉,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。咸丰帝的妃子,同治帝帝生母。同治帝帝立,尊为圣母皇太后,尊号为慈禧。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,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,故也被称为西太后。

评价

近来,史学界和评论界开始客观评价,但她在学界和大多数人的心目中,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。但这些负面评价有失公平,比如,收复新疆,当时李鸿章等反对,慈禧不支持左宗棠,会收复新疆么?左宗棠被认为是民族英雄,为什么好事都算在别人头上,而坏事都算在慈禧头上?国家弱就是受欺负,德国一战后不也是接受凡尔赛条约么?关键是挨打后的反应,慈禧没有象宋朝那样继续偷安,相反,慈禧的新政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,而且成绩不小。

据闻清朝开国时,消灭了[叶赫那拉氏族],当时这个族群的酋长金台吉说了一句话:“即使我族里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,也要把满清消灭掉。”过了两百年,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代,慈禧太后是来报仇的。意思是慈禧太后灭亡了清朝,满清有“兴于叶赫(努尔哈赤的妻子是叶赫部人),亡于叶赫”之说。由于在其统治期间,中国屡遭外强侵略,内忧外患,国际地位一落千丈,加上传统道德对女性执政的偏见等因素,过去对慈禧的评价几乎是完全负面的:保守、无能、愚昧、昏聩、阴险、狭隘、虚荣、卖国的专制暴君,其40年的执政祸国殃民。近来,史学界和评论界开始客观评价,但她在学界和大多数人的心目中,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。

慈禧太后(一八三五-一九○八),是晚清同治帝、光绪帝两朝的最高决策者,她以垂帘听政、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四十七年。长期以来,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,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。在人们的心中,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、腐朽、专横、残暴的妖后。那么,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?

一。从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,看慈禧太后的伟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"民以食为天",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.首先,重农抑商起自先秦,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。在汉朝得到强化。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:第一,不许商人穿丝绸衣服,不许乘车或骑马;第二,不许商人“名田”,即购买土地,“犯者以律论”,凡土地和奴婢超过法定数额则没入官府;第三,不许“推择为吏”,即不许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,“犯者以律论”;第四,“重租税以困辱之”,法律规定,“贾人与奴婢倍算”,商人所纳算赋比一般老百姓要增加一倍;第五,谪发,也叫谪戍,迁徙商人到边远地区戍守。重农抑商的根源:1。时代的需要: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,农业是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,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,所谓一饱忘了千年饥,古代常常是粮食不足。因此,以农立国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。2。儒家思想:孔孟都是尊农的。3。统治阶层的需要:封建社会的统治集团是地主阶级。4。稳定的统治:农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产业,百性固定在一处,而商业使百姓流动,不方便统治。商人有可能把本该由国家赚的钱中饱私囊,如果是奸商,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。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,农民比商人要好统治何止千万倍。以上三个因素的结合,就是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根源与传统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当控制一个社会的经济命脉逐渐转为资产阶级的时候,封建社会也就开始灭亡了。慈禧的洋物运动,是自上而下的打破中国上千年的封建体制。尽管宋朝和明朝也有资本主义的萌芽,但那都是私人行为,比如朱元章是最很商人的。清朝晚期的商品经济开始发达,资产阶级成长壮大,于是,慈禧采用了适合生产力的君主立宪制。因此,封建社会在慈禧新政的8年中逐渐消灭了,也就是说,清朝的晚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了。通常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是错误的,因为,清朝末期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再符合封建社会的定义。慈禧为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会,从古代走向现代,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。兴办洋务,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,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,这个重大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。还有,派人留学,废除科举而兴办学堂,办报。辛亥革命后的各种新气象,不过是慈禧新政的延续。这里,再说一件事,看看慈禧的手腕。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主张学习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,训练新军,购买枪炮、军舰,发展中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,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。他们的代表人物,在中央有奕、文祥,在地方有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。尽管他们的改革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,但是,在顽固派看来,却是“用夷变夏”,违背了祖宗成法和圣贤古训。所以,洋务运动一开始,就遭到顽固派的坚决反对。1866年12月,奕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分馆,招收科举出身的人员学习天文、数学。大学士倭仁亲自出马,上书慈禧,坚决反对。他认为,让科举出身的人员向外国人学习天文、数学是斯文扫地。他声称,中国之大,不愁没有人才,只要多方访求,一定可以找到精通天文、数学的人,为什么一定向外国人学习呢!慈禧让他保举几名精通天文、数学的人才,并由他负责选定地方办一个天文数学馆与同文馆分馆互相砥砺。他只好承认实无可保之人。慈禧又让他到主持洋务的总理事务衙门行走。倭仁一向痛恨洋务,现在要他去办洋务,感到是对自己侮辱,再三推辞,慈禧却不肯收回成命,弄得这位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十分难堪。他到上书房给同治帝帝讲课,有所感触,不禁流下了眼泪。倭仁最后以养病为理由,奏请开缺。经慈禧批准,免去他的一切职务。由于慈禧的支持,洋务运动才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向前发展,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。
数据统计中!!

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浩学历史网的价值判断。

历史人物

更多>>

  • 和熹邓皇后

    和熹邓皇后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• 明宗

    历史 (1329.1-1329.8)在位,在位8月明宗,名和世,元武宗长子。...

  • 商纣

    商纣王(商纣)子寿 在位52年 商纣,姓子名辛,一名受,古音受,纣...

  • 李白

    李白 (701762年),汉族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四川江油人,唐代...

  • (一) 舜帝,姓姚,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“重华”,号有虞氏,故称...